教育部近日对9省14532名中小学学生进行调查,结果显示,这一比例在2019年年底之前上升了11.7%。青少年近视率在53.6%,尤其是在90%以上的大学生中更是如此。预防青少年近视成为家庭、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共同努力的目标。专家指出,相对于矫正治疗,预防近视更重要。
对近视的成因有多种说法:有的说是遗传,有的说是高度近视导致的,还有的说主要是后天原因。近的研究显示,户外活动时间与近视的发生率成负相关。换言之,在户外呆得足够久,对预防近视有一定的作用。
在遗传学上,近视确实与遗传有关,而且每个人都可能携带近视基因。然而,近视基因仅仅表示可能,并不一定会*起近视。据专家形象地解释,近视的形成就像把体重秤加在一起,积聚到一定程度才会近视,而体重秤的来源有很多,既有先天的,也有后天的。近视基因的遗传率在50%-90%之间,这也说明,尽管超过一半的基因都是通过遗传加起来的,但是预防近视还有很大的空间。
另一个*起近视的重要因素是不良的使用习惯。事实上,不良的使用眼睛习惯导致近视是很普遍的。少年时,老师常常告诫他们要“看书,看电视,不要靠太近”,这一点对于成人也一样适用。无论用眼姿势、距离不当或使用过度,都会指向不良的用眼习惯。据教育部调查数据显示,近半年来,学生每天在网上上课时间在1小时以内,1—2.5小时,2.5—4小时,超过4小时,这一比例分别为45.8%,49.3%,62.4%和76.7%,这部分证明了不良使用眼习惯对近视的影响。
室外活动和近视的关系研究表明,户外光线很可能是影响眼屈光系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,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。研究还发现,阳光照射的强度是室内照射的数百倍,而且随着阳光照射强度的增强,多巴胺释放量增加,多巴胺可抑制近视眼的发展。高光强度一方面可以使瞳孔缩小,景深加深,模糊度减小,另一方面又可以起到抑制近视的作用。也有学者认为,户外照明可以促进人体维生素D的合成,户外环境还可以使眼肌放松,从而防止近视。
为了防止近视,人们可能很难改变遗传因素,并且一再强调要改善用眼习惯,同时人们对户外活动的重要性仍需提高认识。研究表明,近半年来,中小学生近视发生率的上升,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缺乏户外活动。所以,要有效地预防近视,必须提高认识,增加户外活动时间。有人建议,每天2小时以上,每周进行10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,可以将青少年近视的发生率降低10%以上。“预防和控制儿童青少年近视适宜技术指南”中也明确提出,每天室外日光照射至少2小时,并保证1小时以上的体育锻炼时间。